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表姑娘可不能什么都信在线阅读 - 第77节

第77节

    ??今日闷热,沈云簌提着裙子跑到外面。

    ??门前的花草被风吹的乱摆,天边的乌云也压了过来。

    ??豆大的雨珠低落在地面,沈云簌伸手去接,却被魏临拉了回去:“回房吧。”

    ??她不想回房,想在外面透透气,却被魏临拦腰抱到房间里,顺带把门关上了。

    ??沈云簌被抵在门框上,从魏临的眼神中,感觉他的需要,可惜,今日不能侍奉他了。

    ??还未等跟魏临讲明,就被他一吻封唇,从门口一直到内室的榻上。

    ??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,沈云簌无奈的说道:“今早,小日子到了。”

    ??魏临起初没在意,谁来了不行,等到他反应过来时,身体随之僵住了:“怎么不早说?”

    ??“你也没给我机会。”

    ??“那你……肚子痛吗?”‘

    ??“现在还好。”

    ??魏临松了掐着沈云簌腰肢的手,起身去了净室里,只是今日,魏临沐浴的时间似乎有些长。

    ??今早得知自己小日子来了以后,沈云簌心里头略有些失落,她期待能有个孩子。

    ??魏临与她行周公之礼的次数已经非常频繁,按理说,她应该有孕的。

    ??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,有时赴宴,听到一些官眷说若不能顺利有孕,便是有不孕之症,这样一来,就得替自己的夫君纳妾,无论如何,不能断了香火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

    ??她不想和另一个女子分享魏临,却也不得不考虑这件事。

    ??事情总是要面对,不能总是逃避。

    ??翌日,沈云簌让妙圆给自己寻个郎中过来,仔细说了最近这几个月的情况,经过上冬日后,身体明细不如之前的状态好。

    ??郎中一番斟酌后道:“夫人,您这是寒气入体后导致的气血不足,问题不算太严重,若要有孕,需要吃药好好调理身体。”

    ??沈云簌面色发紧:“吃了药能药到病除吗?”

    ??“这个可说不准,方才您说在在雪地里冻了许久后病了,想来是上次的病没有好利索,药还是要继续吃的。”

    ??沈云簌点头,让郎中开了一副方子,又让妙圆去抓药。

    ??魏临官署回来,就见站在窗边沈云簌沉默不语,叫她也不应,整个人像是丢了魂一样。

    ??魏临把她的脸转向自己问道:“想什么呢?”

    ??“没什么。”沈云簌扯出一丝微笑。

    ??“有什么烦忧,尽管跟我说,这时间就没解决不了的事,跟我在一处,就不会让你愁眉苦脸。”魏临揉了揉沈云簌微皱的眉心。

    ??有些事,还是早日说清楚比较好,沈云簌正视魏临的眼睛:“若我一直生不了你的孩子……就给你纳个妾……”

    ??话还未说完,就被魏临的眼神震回去了:“我娶你,可不是为了延续香火。”

    ??“那是为了什么?”

    ??魏临也是被沈云簌的话气到了,她现在竟然还感受不到自己的内心。

    ??“我不想纳妾,只要你一个足矣,你又不是不知道,镇北侯府的男儿就没有纳妾的,你这是陷我于不义吗?”

    ??“我没有!”沈云簌也十分委屈,若当初没有被皇后罚跪,也没有那一场病,是不是他可以有魏临的孩子。

    ??魏临低头问:“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?想把我推给别人,你不喜欢我就直说,别想给我纳妾。”

    ??说完这句话,魏临就离开了,真怕沈云簌说出更气人的话来。

    ??等他回了书房,冷静过后,把妙圆叫了过来。

    ??问清楚沈云簌为何心情不好,妙圆仔细把事情讲述一遍。

    ??“世子,从夫人生了那场病后,她的身体就没之前的好,她比以往都要畏寒,每次月信也极少肚子疼,大夫说,是寒气入体所致。”

    ??若真的是这样,那这件事完全可以避免,说到底,也是因为自己被罚跪,他也是那个间接导致沈云簌身体不好的人。

    ??可即便这样,也不能冒出纳妾的想法。

    ??魏临又折返会房间,想推心置腹的和沈云簌好好聊聊,却听到房里传来噼里啪啦打算盘的声音,听妙圆说,沈云簌因这个月的货铺的进账不错,心情好了不少。

    ??纳妾之事沈云簌未在提过,但他感觉得到,沈云簌是喜欢孩子的,当晚,他和沈云簌秉烛夜谈,若三年后,再无所出,准备过继一个孩子过来,在这之前,先过自己的日子。

    ??七月初,朝廷有一次比较大的朝会。

    ??朝会时,每个官员都有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,对于朝廷有哪些主张或是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。

    ??每逢朝会,都会有一次比较激烈唇枪舌战,甚至于一些官员互相斥责,揭对方的老底,场面十分热闹。

    ??这次除了文武百官,还有太子与几位皇子一同参与。

    ??第71章 第71章

    ??◎直言纳谏(本章全是朝堂事嫌枯燥可避开)◎

    ??此次朝会, 除了让一些有勇有谋的官员出言纳谏,还要解决朝廷面临的一些难题。

    ??这几年水灾旱灾不断,导致一些地方物资匮乏, 引起民怨, 又有狄国在边境不断挑衅, 可谓是内忧外患。

    ??因朝会时间较长, 永徽帝给一些老臣赐座。

    ??朝会起初是一些大臣回报半年来的情况,六部九寺五监逐一上报。

    ??今年的赋税征收比往年顺利, 国库的亏空也补上了, 虽然有民怨, 但各个地方的官员正在努力调控配合, 已经安抚了不少。

    ??从永徽帝平缓的面色上看, 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
    ??接着,便是关于狄国边境之事,有人主张议和,与狄国修好, 有人主张主动出击,把狄国赶出边境千里之外, 永绝后患。

    ??大燕历经百年,根基稳固,若全力以赴,必定会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。

    ??历来战事需要大量的军需,而一些受灾之地还没有真正的回归正道,眼下摆着一道难题, 众人纷纷出谋划策, 有建议增加赋税的, 有主张削减各项开支的。

    ??永徽帝也十分想听听太子的意见, 这也是他第一次参见朝会。

    ??谢岐走出列队,道:“儿臣认为,狄国不足以为惧,兵力不需要扩充,自然军需就不必增加,省下来的军需作为民用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”

    ??在襄王看来,这是一番谬论,也出列道: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军需不可少,狄国对我大燕虎视眈眈,国若破了,哪里还有家,百姓还如何安居乐业。”

    ??襄王的话引起重臣低声议论,太子乃是未来储君,这等驳斥的话未免也太过猖狂,可仔细回想襄王说道话,也不无道理。

    ??太子看着襄王,平日里两人也没有过不对付,今日竟然在大殿之上回击他,眼底的冷意加重了几分。

    ??虽然憎恶,但他的修养不允许他此刻发火,从容淡定的回道:“大燕在父皇的治理下,根基牢固,怎么会国破,襄王是不是想的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??“听说太子殿下学问了得,阅览史书无数,应该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理,妄自尊大只能让人越发看不清眼前的是非。”

    ??太子道:“你在教我做事?”

    ??“臣不敢。”

    ??看来太子不是愿意听从直言纳谏之人,说的多了,襄王恐怕把人得罪了。

    ??主张议和派的大臣们纷纷赞赏太子的言论,未来储君有爱民仁义之德。

    ??太子又说了一番以民为本,治理天下的言论,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,也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认同,觉得太子后生可畏。

    ??只是话锋一转,太子说道边关事宜:“这些年,边关镇守之人无所作为,却占用大量军需,可谓劳民伤财,若议和之后,可不用大量士兵镇守,自然就会节省朝廷开支。”

    ??宣平侯提出异议:“太子殿下,为了抵挡狄国侵犯,边关将士可是吃了不少的苦,为了大燕的江山,无数士兵死于狄国之手,怎么会是无所作为的。”

    ??“所以说,若早些议和,还会有那么多人死伤吗?”

    ??魏临本不打算反驳谢岐,也明白谢岐身为储君,想在众位大臣跟前立威,不知他真的不了解边关近况,还是明知道一切,只为满足自己一己私欲,图个口舌之争。

    ??魏临出列,先给永徽帝行礼,随后说道:“所谓主动议和,无非是拿我大燕的物资进行交换,若不合狄国的心意,那么他们便会变本加厉,狄国人贪婪,断然不是一些物资就能解决的,他们会想要的更多,美人,财物,国土,只要他们看上的,就一定会恬不知耻的要,臣不明白,为何要和一群曾欺凌我大燕的蛮横之徒讲道理。”

    ??听到魏临的话,众人纷纷看过来,谢岐一点也不意外,只是魏临说的话,比想象中呛口的多。

    ??“多年来,我大燕士兵死伤无数,边关土地下有多少亡魂,与狄国拼杀到底绝不屈服,为的就是再次议和吗?”

    ??一些官员不知该如何讲了,有叹息的,有无奈发表自己见解的。

    ??“这……哎……”

    ??“对……议和不可取呀。”

    ??太子道:“敢问魏大人,如今连年灾荒,军需,民用,如何调配。”

    ??“大燕土地并不匮乏,即便灾荒之年,只要分配合理,也能度过,百姓之所以没能合理的安置好,是一些人背着陛下,搜刮民脂,从中获利,表面上摆着一副为民担忧的脸面,背地里又是另一幅嘴脸,所谓议和节省军需,不如好好查查有多少蛀虫啃食着大燕。”

    ??段世昌忍不住了,问道:“不是已经查过了吗?去年处理的官员还少吗?”

    ??说道这里,段世昌也是一肚子的火气,但他并不是议和派,停职的几个月里,也自我反省,尽量不逞口舌之快,但说道此事,心里的火气憋住了。

    ??“段大人,你应该比我更清楚。”

    ??以前是清楚,但现在他哪里清楚,虽然重新任职,但御史台的许多制度被魏临改了,大小事分工处理,很多事他都不太清楚,有种被架空了的感觉。

    ??“眼下,是要解决军需民用,不知魏大人还何高见?”

    ??“民用已经解决,受灾之地今年已经开始产粮,至于军需,那就看各位大臣们了,谁都会结交一些高门士族,财大气粗的商贩,若能从他们这里获得捐赠,岂不解决了。”

    ??说的不好听一些,便是明目张胆的劫富济贫,亏得魏临相对出来。

    ??永徽帝看着一众大臣议论纷纷,并没有人提出质疑。

    ??因为只要人质疑魏临对策,就要拿出更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??而太子这边则偃旗息鼓了,因他看到有人朝他摇了摇头,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??最不愿国破的便是那些富人,捐赠之事并不是不好解决,只要有人力排众议的做出表率,就有人纷纷效仿。

    ??接下来,便是商议如何让富足之人心甘情愿的出钱,有人提出给捐赠之人进宫赴宴的嘉奖,有人着觉得可以适当的减少商税,再给予名誉上的肯定,赐一块牌匾,作为荣誉的象征。

    ??风头一下子就转了方向,就在众人商议的差不多时,永徽帝问,还有没有人要直言纳谏。

    ??沈时尧从列队里走出,提出革新的政策,重用有能力的年轻官员,让一些老臣归休。

    ??此话一出,遭到一些人的非议,那些赐座的老臣也是如坐针毡。

    ??永徽帝早就想这样办了,魏临曾提出过,但碍于老臣对朝廷有功,一直不愿开口,今日,竟然有人直接说出来。

    ??此事,不能直接定夺,最好一些老臣识时务,主动告老还乡